各学院、相关单位:
为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充分发挥产学研深度融合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和表彰在推进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经科技部和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的“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国科奖社证字第 0191 号),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组织实施。2023年奖项申报工作开始启动,具体申报事宜通知如下:
一、奖项设置
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分别设立: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 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产学研工匠精神奖五个奖项。(详见附件1)
二、奖项推荐方式及名额
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采取推荐制,我校是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员单位可直接申报。我校可申报单位奖1项、个人奖4项、创新成果奖4项。
三、奖项申报要求
1、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主要表彰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中,为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每年表彰10人, 为我国产学研界评选出的年度十大创新人物。该奖项不受理直接申报, 候选人采用在其他各奖项候选人中遴选产生,由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奖励委员会委员提名。
2、产学研合作创新奖:该奖项分为单位奖和个人奖,申报者应在坚持四个面向、通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业绩突出,有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成功案例。
3、产学研合作促进奖:该奖项分为单位奖和个人奖,申报者应在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在政策环境、机制体制、管理制度、合作模式及人才培育等方面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为企业、为区域、为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4、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申报项目应为产学研多方协同合作形成的科技成果,在破解创新发展的科技难题、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装备建造、“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有所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国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对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建筑具有重大影响。
创新成果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获得一等奖的成果经过优选评审后,可推荐申报国家级奖项。
5、产学研工匠精神奖:该奖项为个人奖,申报者应在重大项目、重大工程或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事业中,具有工匠精神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一线科技工作者和高技能人才。
四、评奖程序及表彰办法
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评审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评审结果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网站进行公示;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奖励委员会对公示结果进行复审。表彰仪式将在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进行,同时在网站和相关媒体上发布。
五、学校组织申报安排
1、学院(或单位)推荐:请学院(或单位)鼓励符合要求的教师及团队申报相关奖项,并做好教师及团队的协调工作,对于我校牵头申报的成果奖奖项,请协调老师优先支持本校牵头申报,再考虑参与外单位申报。推荐名单由学院(单位)统一报送至社会合作处(技术转移中心),请学院(或单位)于2023年6月25日前与社会合作处(技术转移中心)联系报送拟推荐名单(详见附件2),纸质版报送至行政楼B210,电子版发送至邮箱jszyzx@njau.edu.cn。
2、确定申报人名单:学校将根据学院(或单位)推荐情况,协调个人奖与成果奖,如申报奖项总数超出限定项数,学校将组织校内遴选,遴选时间另行通知。申报人名单确定后,由学校统一出具正式推荐函报送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3、线上平台申报:线上平台申报工作由申报人在线上平台(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申报服务平台https://pj.ciur.org.cn)进行操作,平台账号密码由社会合作处(技术转移中心)统一分配。申报人请于2023年8月25日之前完成在线填报(该系统存储空间有限,请尽早填报以免影响申报)。
4、纸质材料报送:请申报人于2023年9月4日前将纸质申报材料原件一式2份交至行政楼B210室。学校将统计寄送至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胡凯雯/徐敏轮
联系电话:84395398/84399706
邮 箱:jszyzx@njau.edu.cn
地 址:卫岗校区行政楼B210室
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合作处
南京农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2023年5月19日
附件1 2023奖项申报.zip
附件2 学院(单位)推荐名单.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