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给全国涉农高校回信精神,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统一部署,按照“立足江苏、服务华东、辐射全国”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学校人力资源和技术储备优势,聚焦政策体系、人才培养、科技引领、学科赋能和协同联动,全面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学问做到乡村振兴实践中。
聚焦政策体系改革,全局构建服务乡村振兴出发点。改革支撑乡村振兴的科技创新体系,创建科研学术特区、筹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开拓研究领域,促进学科交叉和原始创新;围绕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瓶颈,依托资源、人才、平台优势,组建优势特色专家团队,用大项目培优大团队、以大平台催生大成果。优化服务乡村振兴的科技推广体系。完善“线下建联盟、线上做服务”的“双线共推”链条式高校农技推广服务模式,探索产业、推广“双首席”制度,构建农技推广机构、科研教学单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多元主体科技推广体系。强化扎根乡村振兴的基地管理体系。制定《南京农业大学新农村服务基地运行管理暂行办法》,把基地作为教学、科研、试验、示范的重要场所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重要平台,设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专项”专硕培养计划,充分发挥基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功能,扎根地方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聚焦应用人才培养,全面夯实服务乡村振兴根本点。打造人才培养摇篮。依托学校“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建立常态化职业农民联训制度,主动对接乡村振兴人才教育培训任务,探索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创新项目,提升农技骨干和大学生村官的业务能力及政策理论水平,提升乡村基层干部和涉农企业管理人员的学历教育;开展农业推广硕博士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以组建一批团队、攻克一批难题、培养一批人才、富裕一批百姓为人才培养新路径,把乡村产业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有机融合,把解决农业农村实际问题与学校学科优势有机融合。近年来,在贵州麻江设立乡村振兴研究生工作站,组建了19支“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研究生”团队,助推麻江特色产业迭代升级;400余名研究生在江西、山东、湖南、广西、重庆、陕西等地联合开展“百名博士老区行”大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铸就地方产业发展持久内生动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力培养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农人”,1人获得全国十佳农民,3人获评“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组建创新创业学院,形成“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国内国外”四项结合的创新创业育人体系。大力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成2000平方米大学生创客空间和近1000亩大学生创新创业试验区;设立大学生创业种子基金。
聚焦科技创新引领,全程找准服务乡村振兴发力点。强化原始创新,提升前沿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水平。发挥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技术创新策源地的重要作用,组建系统生物学交叉创新中心,解析作物复杂性状的遗传调控规律,构建作物生物大数据,为选育高产优质绿色抗逆的突破性新品种提供理论指导;围绕“作物表型—基因—环境”重大科学问题,成立国内高校首个作物表型组学交叉研究中心。强化产研融合,科技之翼助推产业升级。深化产研合作,与大型涉农龙头企业,共建校企联盟、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产业研究院等平台,建立紧密合作关系。2018年以来,签订四技服务合同2000余项,成果转化和横向项目合同金额超过6亿元。强化优势力导,基地加速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建设“综合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分布式服务站”新农村服务基地体系,打造集应用研究、科技推广、技术示范和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实施休闲农业、都市农业、康养农业和乡村旅游等精品工程,打造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全面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揭榜挂帅”,组建13支联合攻关团队,全面推进浦口区和兴化市2个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建设。打造多元推广服务模式。线下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产业联盟,服务稻麦、园艺、畜禽等主要产业,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等;线上自主开发“南农易农”APP,组织专家线上答疑解惑。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学校通过“云培训”“云观摩”“专家直播”搭建“乡村振兴云学堂”。
聚焦优势学科赋能,全盘布局服务乡村振兴支撑点。优化学科布局。以优势学科为牵引,推进学科综合化建设,逐步形成“强势农科、优势理工科、精品社科、特色文科”的学科生态布局,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挖掘、传承和创新农耕文化,为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赋能。加强“双一流”建设。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主动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继续支持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大力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发挥作物学在稻麦果蔬等种业、智慧农业、植物保护等领域的示范引领,以及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在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耕地质量提升、碳中和等领域的作用发挥,促进优势学科与特色产业相融合,推动县域产业迭代升级,助力乡村产业振兴高质量发展。推进交叉学科建设。以融合促增长,加强新兴交叉学科建设,注重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科技、工程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学科;紧跟科技前沿动态发展,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等新兴交叉学科建设,推进工程技术与生命科学等交叉学科在乡村振兴领域的融合发展。
聚焦多元协同联动,全员集聚服务乡村振兴合力点。强化校内协同联动。学校班子成员主动靠前作战,推动党政机构、直属单位和学院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首要任务,尽锐出战,全力参战,构建学校共谋划、部门共联动、师生共担当的新格局。强化校地协同联动。充分发挥新农村服务基地和乡村振兴研究院等平台的综合型科技服务功能,构建校地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新机制,汇聚学校、地方政府、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等校地更多资源、拓展更多方式、形成更强力量,推动乡村振兴快速发展。强化联盟协同联动。把全产业链构建推到最前沿,以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构建全产业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联盟,搭建“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的桥梁和纽带,保障乡村产业振兴的健康发展。学校联合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等12家单位成立“长三角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联盟)”,发起成立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联盟,汇集多方力量打造产业技术示范样板,培训基层干部、技术人员和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