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人民日报》高度评价我校精准扶贫工作

发布人: 王明峰 来源:人民日报发布日期: 2017-08-14 浏览次数:

     8月13日,《人民日报》10版头条专题通讯报道我校精准扶贫工作,以2500字的篇幅介绍了我校优势学科对接当地特色产业的创新举措和工作实效,报道深入我校扶贫一线——贵州省麻江县,通过红蒜、锌硒米、菊花3个生动的扶贫故事,串联起我校精准扶贫工作亮出的“绣花功夫”。《人民日报》同时刊发评论《攻坚战更不能麻了爪》,对我校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想方设法将贫困村与大学“接好头”予以了高度肯定,并以此为例,评论指出:“面对困难和挑战,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态度和决心,要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行动力,要有首战用我、首战必胜的执行力”。

       原文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7-08/13/nw.D110000renmrb_20170813_1-10.htm


 一、专题报道原文: 

精准号脉,南京农业大学为脱贫产业开“药方”
把科技“嫁”到贫困村

  记者蒋建科  通讯员 许天颖  全思懋

走进南京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办公室,一幅科技扶贫“阵地图”格外打眼:蔬菜、水稻、花卉3个金牌学科团队的专家教授,分别和贵州省麻江县的3块特色“阵地”——红蒜、锌硒米、菊花接上了头。麻江贫困发生率16.54%,当地百姓一直守着“农”字做文章。但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落后,产业发展陷入了困境。南农大安排专家教授,为当地既有产业精准号脉,将学校的拳头产品嫁接到了贫困村。

红蒜不“红火”,教授开“药方”

麻江是有名的红蒜之乡,麻江红蒜一直以来都是当地百姓引以为豪的产业招牌。但2008年的一场病害,导致红蒜种植面积从10万亩锐减至不足3000亩,蒜头产量低、品质差,收的还不如播的多,“招牌”变成了麻江的“心病”。

2016年,南农大设施蔬菜专家吴震教授为当地找出了“病根”——蒜农们分散种植,大、中、小蒜种混种,一季成熟后,个头大、品相好的大蒜被卖出,留下了品相不好的蒜做种,导致红蒜个头越来越小、品相越种越差,病虫害越来越多。“先分级播种,同时给蒜种提纯复壮、脱毒,搞一块示范基地,让农户们对比后看得见成效。”吴震给麻江红蒜开出治病“药方”。

5月初正值蒜苗抽薹,贤昌镇盐山村红蒜提纯复壮与良种繁育试验示范基地里,农业局蔬菜站站长周世洋带着农户们在忙活,“同样忙活一年,蒜的长势与去年比大不一样!”虽然还未分瓣儿,但现代种植技术孕育的红蒜,让农户们看到了好苗头。在蒜田里,吴震拔出了几颗蒜和蒜农们比划了起来:“这是蒜薹上长出来的珠蒜,不带病毒,通过它来繁殖,可以脱毒和提纯复壮。”周世洋和吴震“咬”耳朵:“吴教授,这要等3年才能真正见效,怕老百姓们等不及啊。”

吴震笑着说:“不要急,一般用珠蒜繁殖的周期比较长,但我们可以冬天将珠蒜带到海南,利用高温天气人工打破休眠,原来3年现在1年半就能见效。另外,利用学校技术专家们的研究成果,利用组织培养和脱毒快繁技术,也能缩短周期,更加彻底地解决病毒侵染。”

麻江县农业局局长罗亨雄介绍,2016年12月,农业局组织了3位蔬菜站的技术骨干到吴教授的实验室学习红蒜组培技术,如今麻江红蒜组培实验室和冷库也正在整修建设,技术成熟后,县农业局负责统一繁种、统一供种。

    “5月看长势,6月看产量,7月看增值。”面对“红蒜之乡”的寄托,南农大的扶贫专家团不仅想给农户摘掉“穷帽子”,还想方设法地配“致富方子”——提高产量、提升产值的同时,增加红蒜的附加值。学校邀请食品科技学院专家定制保鲜储运和品牌包装方案,根据周边地区饮食需求,进一步提取大蒜素,加工成保健食品推向市场。

富锌硒大米,要“富”就得富农户

“你们的抛秧是天女散花式还是投掷式?”这是李刚华教授与陈永莲第一次见面时的对话。农业局农技推广站站长陈永莲当时一下子被问蒙了。一直按照传统经验抛秧的她,从没注意过这其中的门道。

 陈永莲脚下的这块田地处锌硒矿带。李刚华说,富硒大米现在市场上已比较普遍,但含锌的稻米却不多,同时含有锌和硒这两种元素的非常稀少。但这张麻江“名片”有些拿不出手:品种杂乱、规模小、栽培技术没跟上。品质下降、口感不佳,企业很少问津,只能自产自销。

 2016年7月,麻江县副县长甘泽波一行数十人来到南京农业大学寻觅良方,学校新农办为他找来水稻团队的“丰产教授”李刚华。团队在2011年凭借“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拿到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个月不到,李刚华将学校自主培育的8个水稻品种拿到麻江,供农户品尝,并指导农民小范围试种。2017年春节前,他又从江苏、广东以及贵州本地引入了20多个品种在锌硒矿带选地试种。如今1000余亩的水稻试验田绿油油一片,李刚华判断了试验品种的长势,手把手地给陈永莲现场做起了栽培示范。

“第一步筛品种,第二步提技术,第三步促产业。”甘泽波介绍,他们和教授达成共识,以品牌促产业,以加工企业为主导促生产。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进而大面积带动生产,通过高产优质的新品种稻米打通销售渠道,带动农民致富。

    “富锌硒大米对于我们的科研人员也是一个‘富矿’。”李刚华说,哪些品种、什么样的配套技术适合麻江,不同品种对矿物质吸收的差异,将为科研提供一手资料。

菊秧插得行对行,书记送来满坝香

 “大田栽秧行对行,我在田坝栽花秧,感谢书记来指导,九月菊花满坝香。”这是贤昌镇高枧村村民易芙蓉为驻村第一书记施雪钢编唱的山歌。60多岁的易芙蓉跟着施书记,扛起锄头在自家门口种菊花,月收入2000多元。

南农大新农办主任陈巍介绍,除了为麻江特色产业“量身定制”科技振兴方案,选派教授挂帅帮扶产业外,学校还选派干部常年挂职,将学校的优势学科“嫁接”到当地。“高枧村青山环绕,又是清末状元夏同龢故里,能不能在梯田种花,发展旅游来带动贫困户脱贫呢?”施雪钢到高枧村的第一件事,就是想着怎么把学校的科研成果引到村里来。

说干就干,不到2个月的时间,42个品种的菊花种苗,从长江三角洲的平原来到了云贵高原的梯田。第一批3万多棵全部存活。与菊花种苗一起搭乘飞机过来的,还有南农大菊花团队的房伟民教授和几位技术人员。

施雪钢说,这些菊花种苗来头不小。它们来自世界最大的菊花种质基因库——南京农业大学湖熟菊花基地。学校菊花育种团队从1944年开始就从事菊花品种搜集、保存等工作,基地保存了5000多份菊花资源、3000多个品种,其中300多个新品种都是学校自主培育的。

“之前我们还怕种不出来,没想到,现在菊花地里干活的不少农民靠这脱了贫!”高枧村村支书夏平顺介绍,自2016年4月以来,20来亩的菊花地,光卖花半年就收益了16万元。去年深秋时节,高枧村菊花谷迎来了3万多名游客,周边农户搞起了农家乐,一天能有3000多元收入。临近高枧村的官坝,老百姓主动要求流转土地,让100多亩南瓜田也都种上菊花。2017年4月,高枧村菊花谷的升级版——药谷江村菊花产业规划园启动建设。

除了打好科技扶贫“阵地战”,南京农业大学还为麻江勾勒好“规划图”。2012年以来,学校农业发展规划专家深入调研,根据当地发展需求和特色产业,与县政府携手绘制出产业规划,围绕“1万亩红蒜、2万亩锌硒米、5万亩商品蔬菜、8万亩蓝莓”的目标发展现代农业。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表示,除了为当地农业搭好脉、当好医生,学校要以产业帮扶为龙头,全产业链掘进,让扶贫更加精准有效。

 

    二、配发评论原文:

 

攻坚战更不能麻了爪

   

脱贫攻坚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现在剩下来的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都有仅靠自身力量无法脱贫脱困的客观原因,是接下来脱贫攻坚的硬骨头、硬困难、硬任务,必须接入外力,才能实现“纵身一跃”。

我国贫困地区减贫致富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但到2020年实现所有贫困县和贫困户出列,依然存在诸多困难、较大挑战。突出的困难是“准不准”:扶贫对象准不准,项目安排准不准,资金使用准不准,措施到户准不准,因村派人准不准,脱贫成效准不准。突出的挑战是“实不实”:脱贫目标实不实,资金保障实不实,政策落地实不实,脱贫质量实不实。

面对困难和挑战,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态度和决心,要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行动力,要有首战用我、首战必胜的执行力。面对难题,不知从何下手,束手无措,被民间称为麻爪。脱贫攻坚,绝不能在困难面前麻了爪。人在贫困村,心不在贫困村;项目计划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落不了地;困难多如虱,捉又捉不住,多了没感觉。办法乱麻麻,抓什么没有数,抓什么抓不成。

不麻爪,就得接上地气。一头是贫困村,一头是大学,它们如何“接好头”?南京农业大学通过深入调研,教授开对了“药方”,红蒜的病痛去了,贫困户的心病好了。不麻爪,就得对接产业。贵州麻江县的富锌硒资源被对接上了,结果富锌硒大米出来了。不麻爪,就得对接需求。一个要锅补,一个要补锅,南京农业大学把拳头科研成果嫁到了贫困村,结果贫困地区的菊花谷被打造出来了。

脱贫攻坚关键期,需要决心,需要毅力,需要创新,但更需要踏踏实实对接贫困地区、贫困村、贫困户能够持续发展的各种可能性。




南京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电话:025-84399106 E-mail:xncfzyjy@njau.edu.cn
       地址:中国南京卫岗1号  210095  苏ICP备11055736号-3